7月5日,智能高鐵發(fā)展,暨京津城際鐵路開通十周年論壇,在京成功舉辦,作為本次論壇的關鍵詞,“智能高鐵 ”,引發(fā)社會廣泛關注,很多網(wǎng)友好奇地問,智能高鐵是什么樣子的?怎么才能建出來?為了解答這些疑惑,鐵路君采訪了幾位,高鐵一線施工人員,聽他們講講,智能高鐵怎么建吧!
1.“有了BIM ,
我們在辦公室就可以加工鋼筋了”
“在京雄城際鐵路
高鐵梁場建設中
我對智能技術‘著了魔’
提出 BIM建模鋼筋設備
智能加工一體化方案
我們通過BIM軟件
對整榀箱梁進行建模
將箱梁模型中
每個型號的鋼筋、尺寸等數(shù)據(jù)
生成并導出下料單
梁場配置的
智能化鋼筋加工機器人等
將下料單直接與加工設備接口連接
實現(xiàn)了辦公室生產(chǎn)任務管理
與工場內鋼筋設備的
雙向數(shù)據(jù)及時通訊
通過這項方案
我們坐在辦公室就可以加工鋼筋了”
——侯宇飛
中國中鐵上海工程局
京雄城際鐵路項目部技術負責人
2.“二維碼
讓工藝流程一掃即知”
“為了更直觀、形象地
展示工藝流程
我們采用BIM技術生成三維動畫
模擬施工過程
對標段內重難點工程和關鍵性工序
進行可視化交底
生成二維碼
張貼在施工顯著位置
施工人員一掃即知”
——吳建華
中國中鐵上海工程局京雄城際
鐵路項目部一分部黨支部書記
什么是BIM?
BIM即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中文譯為建筑信息模型。BIM能夠幫助技術人員建立三維模型,模擬工程建設過程,提前預判并解決設計中的不足和施工中可能存在的問題。
3.“精準微爆破技術
讓長城安然無恙”
“京張高鐵八達嶺隧道
兩次穿越八達嶺長城
距離頭頂?shù)睦暇堣F路青龍橋站
最近只有 4米
環(huán)境保護、文物保護要求高
我們采用精準微爆破技術
將爆破震動的幅度和分貝降到最低
每爆破一次
只相當于在長城上跺一下腳
消除施工對文物和環(huán)境的不利影響
為保證施工進度
我們使用了 大型三臂鑿巖臺車
它看起來就像一個聽話的變形金剛
施工人員在它身旁操作‘游戲手柄’
即可指揮它的3個液壓機械臂
每個機械臂20秒即可掘進1米
以前20多人才能完成的開挖工作
現(xiàn)在三四個人就能輕松完成”
——賈友文
中國中鐵五局集團
京張高鐵項目部黨工委書記
什么是精準微爆破?
精準微爆破是京張高鐵八達嶺隧道施工研發(fā)的獨特爆破技術。技術人員通過縮短電子雷管起爆時差和減少爆破炸藥用量,使爆破震動震速從5厘米/秒降到0.2厘米/秒,大幅降低隧道施工對環(huán)境的震動影響。
4.“盾構機
讓隧道工人變身城市白領”
“京張高鐵清華園隧道
使用盾構機施工
一名司機坐在操作間里輕輕按動按鈕
配合同步注漿,完成盾構掘進
自動化程度高、施工速度快
每天掘進進度最快達到18米
比傳統(tǒng)施工方法提高8到10倍
坐在盾構機上能看到
隧道在頭頂上一環(huán)一環(huán)成型
渾然天成、不滲不漏
線性優(yōu)美順直
就像一件藝術品
盾構機讓隧道施工
告別鉆孔放炮等傳統(tǒng)開挖方式
盾構機內干凈明亮、
空氣清新且非常安全
將隧道工人從‘苦累臟險’的
環(huán)境中解放出來
工作條件可以和辦公室白領媲美”
——高始軍
中國鐵建十四局集團
京張高鐵項目部工程部部長
什么是盾構機?
盾構機即盾構隧道掘進機,具有自動挖掘、出渣、拼裝隧道襯砌、測量導向糾偏等功能。盾構機的外殼就像堅實的護盾,可對剛剛挖掘的隧洞起著臨時支撐作用并保護隧道工人的人身安全。
5.“北斗系統(tǒng)
讓我知道每一臺機器在哪兒”
“福廈鐵路是我國首條跨海高鐵
智能化施工
在福廈鐵路也小試鋒芒
我們用的是北斗系統(tǒng)
可實時定位每一臺施工機械
實現(xiàn)管理效率最大化
在項目智控中心
18個大屏幕不斷轉換畫面
施工現(xiàn)場情況一目了然
智控中心還接入了
電子沙盤、工序遠程監(jiān)控、
隧道門禁系統(tǒng)、視頻會議系統(tǒng)等設備
可實時監(jiān)控施工進展、人員動態(tài)、
設備情況和試驗數(shù)據(jù)等
這一功能還可通過手機APP實現(xiàn)”
——康吉峰
中國中鐵上海工程局
新建福廈鐵路5標項目經(jīng)理
什么是北斗?
北斗是我國自主研發(fā)的衛(wèi)星定位系統(tǒng),可以對移動車輛和機械設備進行實時定位。
6.“信息化管理
幫我守住質量安全紅線”
“拌和站與鐵路工程管理平臺相連
我們可提前將混凝土所需配和比
錄入到信息平臺
下料時一旦
超出配和比誤差范圍
或攪拌時間不足
信息平臺會自動發(fā)出警報
并將信息發(fā)送到手機上
及時制止不合格混凝土的生產(chǎn)
讓我放心的還有GPS定位系統(tǒng)
安裝了這個系統(tǒng)后
為水泥攪拌站運料的
大卡車從料源地到拌和站的實時位置
都能通過手機查看
我們可以隨時隨地全程監(jiān)控
原料的來源、去向和運輸路徑
用智能化、信息化手段
守住高鐵混凝土的質量安全紅線”
——程品軒
中國中鐵上海局
京雄城際鐵路項目部員工
什么是GPS?
GPS大家都很熟悉了,它是英文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的簡稱,中文譯為全球定位系統(tǒng),GPS可以提供車輛定位、行駛路線監(jiān)控及呼叫指揮等功能。
BIM、精準微爆破、
盾構機、北斗……
這些讓人大開眼界的“黑科技”
只是新時代中國高鐵
“智能建造”的縮影
我們有理由相信
在智能高鐵的建設大潮中
將會誕生更多的
新技術、新設備
中國鐵路的未來
一定越來越美好!
艾三維,專注BIM領域!BIM考證咨詢,BIM資料領取,BIM微信交流群請?zhí)砑游⑿牛?8122393143,咨詢熱線:4000-333-136
“RT FORUM 智慧軌道交通專欄”由“RT軌道交通”傾力打造,每年為您分享100個軌道交通領域智慧化、智能化、信息化、云計算、大數(shù)據(jù)、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全自動運行等前沿技術及應用案例。
在地鐵設計中,不論是地下車站還是高架車站,管線綜合都是設計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由于管線施工信息量巨大,要有效提高工程效率、保證質量,就需要在結合二維管線綜合和BIM三維管線綜合協(xié)調設計、完善施工。名詞解釋